【食用安全】慎防感染淡水魚寄生蟲 專家拆解2大注意事項
發布時間: 2021/10/26 09:00
最後更新: 2021/10/26 12:35
不少市民都喜歡吃淡水魚類,既美味而又有營養。與其他天然食材一樣,淡水魚於生長環境中有可能受到細菌及寄生蟲等病原體感染,假如處理食物不善,有機會傳染人類,影響健康。食物安全中心特意與市民闡述淡水魚中可能存在的食安風險,以及降低這些風險的實用方法,務求大家食得安心。
魚源性寄生蟲可感染人類
魚源性寄生蟲在海魚及淡水魚中均屬常見。一些魚源性寄生蟲可感染人類,例如線蟲及吸蟲。海魚中常見的線蟲有異尖線蟲,至於屬吸蟲的中華肝吸蟲則常見於淡水鯇魚及相關品種。中華肝吸蟲病盛行於東南亞及東亞地區。一些商業價值高的魚,例如鯇魚,正是這些寄生蟲的中間宿主。在飼養過程中,這些魚類可能透過環境或飼料,吃下寄生蟲的卵或包囊,因而感染寄生蟲。人類吃未經煮熟帶有寄生蟲的魚類,便會受到感染,有機會引致膽管梗塞、發炎與癌症病變等。
另外,2015年,新加坡曾經發生多宗與處理或進食淡水魚有關的ST283乙型鏈球菌感染個案,涉及146人。 之後,其他東南亞國家亦曾報告在淡水魚發現ST283的乙型鏈球菌,包括泰國和越南等。乙型鏈球菌是一種細菌。它通常存在於人類、哺乳類、兩棲類和爬蟲類動物以及魚類體內。大約百分之20至40的健康成年人的腸道及泌尿道會帶有這種細菌,而於長者或抵抗力較弱等人士身上,則可能會引發敗血症、腦膜炎、化膿性關節炎或感染性心膜炎等嚴重疾病,甚至死亡。事實上,大部分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疾病的感染途徑不明,較常見的感染途徑包括母嬰傳播,另外亦有文獻報告與進食或不當處理含菌的食物有關。
最新影片推介:
皮膚是身體防線 處理食物前保護傷口
其實,不少生的食物都可能含有致病菌,例如海產的創傷弧菌(俗稱「食肉菌」)與乙型鏈球菌、豬肉的豬鏈球菌等等。市民處理食物期間,稍不留神,便可能透過雙手原有的或處理食物時割傷的傷口而感染致病菌。完好的皮膚是保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。處理食物前,如發現皮膚有傷口,應該先蓋好;處理生的水產或接觸到魚缸水時,應使用手套,減少弄傷及感染機會。
淡水魚要徹底煮熟 留意火煱酸菜魚與粥品
此外,市民要留意:進食生或未徹底煮熟的淡水魚會危害健康。為保障公眾健康,本港禁售淡水魚魚生。食安中心提醒大家踏入秋冬季之時,無論是打邊爐,包括近期流行的酸菜魚火煱,或者吃粥品的時候,都要謹記徹底煮熟食物,即食物中心溫度達攝氏七十五度或以上才慢慢品嘗。為預防食源性疾病,市民亦要注意個人、食物與環境衞生,經常保持雙手清潔,生熟食物要分開擺放,並且用不同的刀具及砧板分開處理,避免交叉污染。
(以上資訊由食物安全中心提供)
最新影片推介:
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:https://bit.ly/3vw84v0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責任編輯:陳麗娜